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畢業典禮演講, 2009年12月10日

單維人

[簡体版本]

我長期旅居海外或在國內工作,故我以前的演講都是用英文或普通話。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但今日要用廣東話演講,還是有一點的難度。無疑我若向梁院長請求,他一定會允許我今日用英文發言,但當我得悉廣東話是崇基畢業典禮的傳統語言,我就覺得我必須用廣東話發言。這裏有一個深層的意義,也是我要向同學們傳達的一個訊息,就是人必須專重傳統。無論是十八世紀西方的啟蒙運動,或是二十世紀中國的五四運動,歷史都証明全盤否定自己的傳統是人類社會做不到的。

傳統是文化內涵的容器,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尊重傳統並不等於守舊 ,反動,也不等於攔阻創新,根植於傳統反而令人更能詮釋其人生的何去何從,也能讓人更有信心面對不穩定的未來。

過去的一年是全球相當動盪的一年,馬兆良校董建議我講一些這一年來對世界時局的觀感。我不是時事評論員,只希望我所分享的觀感能為同學們帶來一點啟發、一點勉勵。

我雖與同學們素未謀面,但既蒙邀參加這畢業典禮,這是我作為香港人應做的義務。我的這一代人,代表香港的過去,而你們是代表香港的未來,所以我應該對你們表示支持與關懷,每一代人都有他們面對的挑戰,也有他們歷史性的機遇。

我代表的這一代生於二戰之後,亦即戰後嬰兒潮,我們見証了新中國的成立,韓戰,冷戰, 越戰,文革, 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但那年代也是個遍地機會的年代,我們見証了赤手空拳的難民潮,憑他們的血與汗,把香港由匱乏帶進小康,進而創造出經濟的奇績、驕人的財富,建造了香港這一個超高效率的社會。

你們這一代出生的時候,中國已進入改革開放的時期,你們見証了香港回歸祖國,平穩過度,你們所成長的香港已是一個穩定的社會,一個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但這個香港是一個非常成熟擁擠的市場,與我們那一代遍地機會的情況大相徑庭,當然你們可以去大陸發展,我也鼓勵你們多與大陸交流,但畢竟那不是你土生土長的地方,社會資源總不及當地人,我相當體諒你們的困擾。

你們能考進中大,又在此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你們是香港的精英,香港的未來如何,還取決於你們的未來如何,而你們的未來如何又是取決於你們的內心是如何。 祟基是一所基督教的學院,故我今日的發言會多引用聖經的話語,舊約聖經箴言四章23節說 :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所以今日我關心的,還不止是你們短期就業等問題,而是你們的內心世界是如何的一個內心世界。

在香港這樣一個高度商業的社會,要保持自己心靈的純潔和正直,確是有如逆水行舟,商業的確是能污染人心,霸佔人心,腐蝕人心的,所以聖經啟示錄18章13節講,地上商人所販賣的不止是金銀珠寶,最後還有人的靈魂(人口希臘原文the souls of men)。從去年次按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到上星期我在倫敦看見銀行從業者堅持要瓜分50億英磅為花紅,而為挽救他們就業的銀行,英國每個家庭都已背上了5 千5百英磅的債務,商業對人心靈的腐蝕昭然若揭。

然而我們今日逃脫不了活在這種商業掛帥的社會,今日全球價值趨於一體化,「經濟發展」,「物質繁榮」,「生財創富」,「盡情消費」已被全球化成為壓倒性,壟斷性的價值觀,成為衡量個人或社會一切事物或行為的準則,在這種價值觀下人被定性為「經濟人」,市場的力量把「經濟人」的邏輯滲透人的思想,塑造人的行為取向,在這「經濟人」邏輯提供的合理化之下,人不斷擴張個人的經濟利益,漠視道德,漠視社會正義,道德的界限日趨模糊,導致最後道德底線失守。這樣的社會能產生許多經濟巨人,他們卻是道德侏儒。

今日社會各行各業裏,最吸引年青人的莫過於金融行業,年青人個個都話想去ibank返工,金融業的獨大,令已無道德制約的金融行業過度發展,其存在已經不是為整體經濟服務,而只是為增加其本身的經濟利益。甚至乎可謂喧賓奪主,令整體經濟為金融業服務。華爾街的威力已能為全球帶來巨大的災難。

哈佛大學兩年前的統計,應屆畢業生男生58%,女生42%。畢業後第一份工是在金融業。多少有可能成為優秀科學家,優秀文學家的年青人,都往華爾街拜金去了,這是我們時代的悲劇。

觀察這一年發生的事情,我想起60年代一本書,作者為Herbert Marcuse,書名為One-dimensional Man,此書雖寫於半世紀前,卻準確地預言到今日社會的光景,Marcuse之所謂單維人 (one-dimensional Man) 乃指先進的工業社會,通過科技、媒體及行政,強勢的價值觀將人征服,將人同化,呌人失去自主批判的能力,失去對自己存在更高境界的想像。

用今日香港的語言,就是將人變得現實,坊間常聞有言香港是一個好現實的社會,現實,其實就是你存在的空間被收窄,直至你屈服於強勢的價值觀下,今日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現實社會,而這強勢的價值觀就是今日所謂的「中環價值」。

極權主義的社會,能將人性消磨,靠高壓,靠暴力為手段,同樣,資本主義的社會也能將人性消磨,其手段乃將人單維化,強權之運作容易引起受害人群之反彈,而單維化之運作,卻是令人沉迷,在不知不覺中被去人性化(dehumanized)。

我雖然多年從商,但我無放棄我的理想主義,我的內心世界是與「中環價值」,時常芧盾、鬥爭、抗衡的,我可以說我的內心世界是一個多維的空間,這多維的空間,保証我能有一個多元、平衡的人生。

那你們會問我,如何才能培養出這樣一個多維的內心世界,首先我們要認識,人是如何多維的,這還是要回到聖經的話,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第23節告訴我們人是有三部份的──靈、魂、體。

人的內心世界有靈與魂兩部份,人的魂就是人的自我,其構成乃人的知性(intellect), 亦即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

要培養人的知性,人必須讀書,你們今日大學畢業並不表示你們已讀完書,反而我希望大學是啟發了你們對讀書的愛好,我今日仍然愛讀書,我讀科學文獻仍是津津有味,我也讀文學,歷史,社會科學的書。除此我亦天天讀報,我近年在英國時間較多,我在倫敦很享受的就是讀報,我會每日讀幾份報紙,這不是看它們怎樣報導同樣的新聞,而是讀它們的評論,英國每份報紙都有很清晰的意識形態立場,Guardian是左翼的自由派,Telegraph是右翼的保守派,Times是溫和的右派,Independent是較中間路線的,不止是政經大事,就是連名人的訃聞和生平,不同的報紙也有不同的觀點,蓋棺定論,各自表述。

無論你們主修的是那一個專業,我鼓勵你們多讀你們主修科目以外的書。我雖然在大學裡是主修工程和生命科學,我今日還是不斷為自己在文史哲方面補課。 我以為讀人文學科 (humanities) 尤為重要,這雖不是灌輸專業的知識, 卻是把人照亮, 讓人明白人的所是。

除讀書之外,人須要時常反思,他的知性才活躍豐富。學而不思則罔,東方的教育,過份着重應試,缺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包括推理,分析,綜合,比較,判斷等能力。為此,多與別人討論問題是有益的,所以我鼓勵你們結識一些較intellectual的朋友,與朋友吃喝玩樂無可厚非,但與朋友談論有知性內涵的話題,是豐富人生所必備的。

我又鼓勵你們參加多些文化活動,香港各所大專院校,向外開放的文化活動仍是不少的,譬如港大人文講座,是一個很好的資源,十月時,著名導演李安,就在陸佑堂作了一次講座,席無虛設。

人的情感也是需要培養的,現實會令人冷酷,理性會令人冷漠,人是感情的動物,人需要愛 − 人需要被愛,人也需要付出愛,從愛你身邊的親人,擴大到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愛心。還有,人需要培養與別人通情共感的能力(empathy),這與今日管理學裡所講的情商 (EQ) 有點類似,亦即能進到別人的感覺裡。有如聖經所言,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哀哭,我在社會裡多年,發現頭腦絕不是人成功的唯一因素,情商的高或低,至為關鍵。

再回到我剛才說的話,讀人文學科的另一好處,尤其是讀文學,是培養人感性的發育。

至於人的意志,是需要磨練的,今日的年青人意志大都薄弱,負不起重擔,經不起挫折。前日報紙報導兩名港大校外課程榮獲獎學金到澳洲進修的學生,其一因母親不在,每日放學後由兩點到十一點上班,返家後才溫習功課。如此完成中學和大學的學業,這就是意志,這就是毅力。今日大陸有一術語稱職埸內有些人為草莓族,即指那些外表光鮮亮麗,質地卻軟棉無力,遇壓就抵不住變成一團稀泥的人。用廣東方言說,人要「挨得」就必須培養堅強的意志。

人的內心世界除了人的魂還有人的靈, 靈是令人能與神交通的器官,人需要與神有交通,如藉祈禱、靈修、祟拜,在這交通中,神就把衪那聖潔、公義與慈愛的屬性傳輸到人裡,成為人的美德,所以人與神的溝通是高尚道德的泉源,是抵抗誘感力量的供應站。理性與靈性,屬兩個不同的境界,在 一個多維的內心世界裏,二者不但可以兼容並包,並且可以相輔相成。2006年哈佛大學課程改革委員會提出建議在哈佛大學本科生課程裏,加入一門 「理性與信仰」的必修課,無論個人在這問題上最終的結論如何,信仰是每個青年人成長過程中應該思考的問題。

同學們, 我希望你們在人生的路程上,時時關注你們的內心世界,保守你的心,不要隨波逐流,讓時下強勢的價值觀把你征服。我盼望你們一生有一個多維的內心世界。一個活潑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這是一個燦爛人生的基礎。

最後, 我祝你們人生美滿,前程錦繡 。願神祝福你們。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Speeches. Bookmark the permalink.